从23岁到40岁 他用17年守护两位“陌生”老人安享幸福晚年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

  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7 12:44:03

  beat365平台七月的恩施州建始县兴隆寺村,清江峡谷的风带着果香。7月20日,91岁的刘荣清坐在轮椅上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,接过刘旭刚从果园摘的雪梨咬了一口,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:“好甜!”一旁的老伴儿宋永菊也笑着点头,阳光透过她清亮的眼睛,映出身后敞亮的新房——这对无儿无女的老人能安享晚年,全靠眼前这个1985年出生的晚辈。

  宋永菊夫妇是刘旭奶奶的妹妹和妹夫,刘旭,是他们的姨孙,没有法定赡养义务,他却用17年时光,把“养老”的童年承诺过成了日复一日的日常。

  兴隆寺村藏在清江峡谷深处,曾因山高路远、交通闭塞而成为脱贫重点村。刘旭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,虽然家里日子紧巴,但姨婆婆宋永菊和姨爷爷刘荣清总把他当亲孙辈疼。“小时候我总黏着他们,说长大了要给他们养老。”儿时这句稚嫩的承诺,在刘旭心里生根发芽,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。

  2008年,已是福建泉州一家工艺厂班组长的刘旭,带着四川籍妻子滕清燕和刚出生的孩子回乡。彼时他事业稳步上升,夫妻俩本打算等孩子断奶后就重返工厂。可每次看到宋永菊夫妇,刘旭就红了眼:这对老人唯一的孩子早逝,年近八旬还疾病缠身,行动不便。

  “咱不出去了,在家照顾他们吧。”刘旭跟妻子商量时,滕清燕起初犯难——打工一年能攒六七万元,在家种地只能靠洋芋玉米糊口。但看着丈夫眼里的恳切,想到他“钱够花就行,老人等不起”的话,她最终点了头。这个决定,让这个小家庭从此与两位老人的生活紧紧绑在了一起。

  留在村里的第一年,刘旭就带着宋永菊去了县城医院。老人白内障已严重到“分不清野草和苞谷苗”,却总说“老了就这样”不愿就医。刘旭软磨硬泡半个月,终于劝动她做手术。住院15天里,滕清燕每天守在病床前喂饭、滴眼药水,同病房的人都以为是亲孙女。“拆纱布那天,我一眼就认出旭娃子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”宋永菊至今记得重见光明的瞬间。

  比治眼更难的,是照顾瘫痪的刘荣清。这位1956年参军的老兵,因风湿性关节炎卧床多年,第一次被刘旭抱去洗澡时,身上的异味让年轻人忍不住作呕。但刘旭硬是耐着性子擦了一个小时,换衣服时,老人攥着他的手哽咽:“像在部队时那样清爽。”从那以后,擦身、按摩、换纸尿裤成了刘旭的日常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,老人身上再没出现过异味。他还特意买了电动按摩器,边帮老人按腿边听他讲海南农垦的往事。

  前些年,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人均25平方米的安居工程,宋永菊夫妇按规定可在原宅基地建房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,但刘旭算了笔“亲情账”:老宅基地离自家百米远,老人有个头疼脑热难以及时照料。他盯上了自家屋旁一块岩壳地,找到地块主人反复商量,最终用家里最肥沃的一亩三分田换了过来。

  “好田换薄地,当时好多人不理解。”村民向正奎说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。可刘旭觉得值。他请来挖机平整地基,白天在工地盯着材料质量,妻子则给施工队做饭;新房建成后,又还倒贴2万多元把蹲便改成坐便,把自来水、电线设置得更加方便老人使用,添置新床、衣柜、全新的灶具和智能取暖桌等。2019年春节前,当两位老人搬进亮堂的新房时,泪水打湿了衣襟。宋永菊念叨:“要不是旭娃子,我哪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。”

  如今走进刘旭家,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他给姨爷爷按摩时,妻子在厨房给姨婆婆炖豆腐脑;放学回家的儿女会主动帮老人端水、递药。这份善意像蒲公英的种子,在村里扎了根——不少村民说,“看刘旭待老人这么亲,咱也得对家里老人好点。”

  回首这17年,滕清燕说:“当初放弃打工确实舍不得,但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,就觉得值了。”这位四川媳妇用行动支持丈夫的选择:老人住院时她日夜陪护,建房时她忙前忙后,平日里更是把两位老人的口味喜好记得清清楚楚。她的理解与付出,让刘旭的孝心之路走得更坚定。

  生活也给了这对夫妻回报。留在村里的这些年,他们开起酒坊、养了百多头猪,托管的18亩六月雪梨今年迎来丰收。滕清燕凭着好厨艺夏天避暑季在民宿当主厨,每月能挣5000元。

  从23岁到40岁,刘旭将人生最富朝气的年华奉献给了深山。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,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孝道:在病榻前悉心照料,在灶台边烹制热饭,为老人筹建新居。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,却让儿时的诺言在岁月中熠熠生辉。这份超越血缘的守护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,正是对“孝”最生动的诠释。